第(2/3)页 “若不是保安镇监张云一直护着沈炼。咱们还用参他嘛?早就让他死于‘鞑靼斥候’之手了。” 杨顺皱眉:“你是说林十三要帮沈炼?不能啊。前日小阁老来信还顺嘴提了一句,说林十三是自家人要我好好交往呢!” 路楷道:“我的杨部堂,知人知面不知心。把阎浩掐在咱们自己手中才是正经。” 杨顺问:“你刚才说,保安镇兵护着林十三去了保安州?” 路楷忙不迭点头:“对!保安镇兵无宣大总督的调兵手令,竟到了宣府城附近。这是犯了军规大忌的!” 杨顺怒道:“反了他们了!立即点一万宣府兵,咱们去保安州要人!” 且说林十三等人风尘仆仆,赶回保安州。 林十三对张云说:“你立即帮我们准备快马。我们带着阎妖道回京。” 张云颔首:“我这就去准备。”说完张云转身离去。 孙越忙不迭拍上了马屁:“师父,您老真是神机妙算。跟诸葛孔明、刘伯温似的” 一旁的张伯不以为然:“胖徒孙,你师父手里掐着的是一块烫手山芋。若将阎浩带回京,帮沈炼洗脱了冤屈。严家自此会视你师父为仇敌!” “皇爷用严家用的顺手,至少三五年内严家的权势会依旧鼎盛。得罪了严家,你师父的前程也就毁了。” 林十三听了这话愁眉不展。片刻后他自言道:“做官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官途前程吧?为了官途前程丢了自己的良心,那我跟朝廷里那些衣冠禽兽何异?” 片刻之后,张云走了进来。 张云道:“林老弟,你们走不了了。” 林十三惊诧:“杨顺的人赶到保安州了?不能这么快吧?” 张云微微摇头:“不是杨顺。刚才下面人给了我一张京城来的飞鸽传书,我二师伯吕公公给了你一道令。” 说完张云将一张字条递给了林十三。 林十三接过一看,纸条上写着“边镇之事应于边镇解决,切勿将阎浩带回京城。活捉阎浩后于保安州就地审问”。 林十三心中愕然:舅舅这是在给我出难题呢。宣大是杨顺的地盘。带着阎浩留在保安州?虽说保安镇兵听命于张云。可宣大总督毕竟是镇兵的统帅啊。迟早阎浩会落入杨顺之手。 与此同时,一名斥候禀报:“报!禀张公公,杨顺杨总督带一万宣府兵南行,似乎要来保安州。” 张伯习惯性的去捋胡须,然而下巴却已空空如也。他尴尬一笑后说:“得,抢人的来了。” 不得不说张云这人够仗义。他高声道:“先不管了!我先去命人关闭保安城九门,阻止杨顺进城。你们抓紧审问阎浩,拿到替沈炼脱罪的供词!” 林十三连忙提醒:“切勿酿成明军打明军的局面。杨顺始终是保安镇兵的顶头上司,一旦起了冲突,你们就成了兵变。” 张云颔首:“我心中有数。我尽量给你们拖延时辰。你们快审讯阎浩!” 要说审讯,锦衣卫是行家里手。 郑百户为了在林十三面前讨功劳,主动提出亲手给阎浩上刑。 林十三准许后,郑百户笑道:“我以前在卫里供职时,别人都称我一声‘活畜生’。我有的是办法让阎浩开口。” 阎浩并非什么硬骨头、铁豌豆。就一个诓骗百姓钱财的神棍而已。 刚上了两样小刑他便受不住了。阎浩高喊:“不要杀我!我有一桩大秘密告诉你们。” 林十三问:“哦?什么大秘密?” 阎浩答:“你们昨夜在斗法台抓了个人,一同押来了保安州。那人并不是我在阴阳宗的手下,而是鞑靼在宣府的暗桩首领,巴彦格日顺!” 林十三和张伯对视了一眼。 这真是搂草打兔子,凭空捡了一桩大功劳! 林十三问:“你说那个什么顺是鞑靼暗桩首领?” 阎浩喊道:“没错!若你们能让他开口,就可以顺藤摸瓜。鞑靼在宣府的整张情报网会被你们连根拔起!” 林十三问:“昨夜抓的俘虏有二十三人。哪个是首领?” 阎浩答:“就那个四十来岁,右脸有刀疤的。” 林十三吩咐郑百户:“审问敌方暗桩你是行家。你立即去提审阎浩说的那人。” 郑百户拱手:“您就瞧好吧。” 林十三又道:“阎浩,既你说到了鞑靼人。我问你,沈炼是否与你合流,出卖边关军情给鞑靼?” 阎浩一头雾水:“沈炼是谁?我不认识啊!” 林十三道:“据说此人被你认作了师父。” 阎浩大喊:“青天大老爷!我真不认识这姓沈的。我根本没有师承,哪里有什么师父?” 林十三颔首:“好,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。供状写好了嘛?让他签字画押。” 且说保安州城头,张云如临大敌。他忙不迭的布置关闭九门,命镇兵上城防守。 梁指挥使和许知州忧心忡忡。 许知州提醒张云:“张公公,宣大总督若带兵入城,您关闭九门还做防御部署.有兵变的嫌疑啊。” 张云道:“就说最近有鞑靼骑兵乔装打扮冒充宣大总督入寇。咱们需核实身份。能帮林十三拖延几个时辰是几个时辰。” “等他把供状拿到手,再将阎浩宰了。即便杨顺入城也无济于事。” 且说镇监府那边。林十三已拿到了阎浩的供词。且阎浩还供认了他聚敛的钱财藏在何处,并交待了给鞑靼提供情报的细节。 林十三专门让书吏写了两份供状,给沈炼洗冤的那张供状单列。 第(2/3)页